也许做过编辑的人更容易理解这种心情,那是一种宝物失而复得的欢喜。欢喜之后,该到发愁的时间了。写出满纸生动性灵的色情暴力文字,他倒是痛快淋漓,可怎么改才能入得编审老爷的法眼?这是个值得编辑吐血的问题。
云开雨收读冯唐
对于冯唐的文章,在一一拜读、日日品味、月月回想之后,骄躁日退,推崇日升,由刚开始的咂舌到后来的会心,恨不得对面而坐拊掌大笑,又读到感同身受处时侧头琢磨,如果真是面对面可能也就是相逢一叹,无言无语擦肩而过比较好,这样一个洞察力绝顶的人,很可能不知觉间就偷走了自己小心翼翼藏在心底的秘密。
长篇小说:现实人生的雄浑交响
冯唐的小说,一般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;而比故事更好的,是“痞”中见“真”的叙事语言;而比语言更好的,是“真”中见“妙”的艺术感觉。这几样东西凑到一起之后,就自然而然地以冯唐式的精妙与精彩,使得作品既快人心目,又耐人把玩。
2005年度青年作家、批评家评语
冯唐的语言有背景、有来历,他相信语言是人类经验之丰饶、心灵之深微的最后见证,他将汉语的古典传统熔铸于鲜活的现代口语,发展出神采飞扬、轻逸剽捷、机锋闪烁的独特声音。
18岁给我一个姑娘
18岁给我一个姑娘,这书,有如天籁。
商界人士的文字梦
他的文字,喜欢用口语白话,北京方言的充裕散淡使他的小说不自觉地透着一种大气与骄傲,如评论家所言,他幼功太盛——文字从古文中脱胎而来,不失空灵与柔润,留学后在西文的熏陶中,又有了简洁的逻辑和锐利的思想。
不妨读一读冯唐
作者说的对:不要带着一种定义去读小说。我再加一句:尤其是冯唐的小说。你只要去思考这样一种状态和过程就足够了。但愿您能读出您的新鲜来。
北京北京之《终于冯唐》
《北京北京》写到今天还没有结束,更别说让我望眼欲穿他的长篇了。我期待着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他终于能在大理的阳光里坐下来,让他胸头的肿涨喷涌而出,最好全世界都安安静静地等着他落完最后一个字。我等待这一天等待了太长时间,想象这一天想象了太多次数。如果真有那么一天,我宁可他这一辈子只是在大理望丽江而返,而我愿意固守丽江想象他那张黑瘦的脸上眼眸中的一抹刀光。
冯唐内心的苦
总之,苦都是旁人看到的,当事人自己到不觉得苦,或以苦为乐,也属正常。鱼儿饮水,冷暖自知。既然趟了文字这趟混水,不妨一趟到底。
在冯唐的文字里狂欢
所以他说:“尽管我只是一只渺小的苍蝇,我要怀着对未知的敬畏和期待,飞进那锅浓汤,试着坏了它。”当我们厌倦了做作的文艺腔,当我们看腻了学者们高深的韬论,不妨歪在床上,读读冯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