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间想到,这个故事一定是当时在全国流传。那时候好像有很多个类似的段子,都在学生中辗转传诵。想到这些故事,和当时那种全国性的分享,我突然觉得我又嗅到了些旧时光的味道。
“取阴补阳、取阳补阴、性命双修”
这是一本情绪微妙,感情真挚的青春祭。对年过两轮的人来说,18岁前的春天就像翻身便醒的梦,莫名的惆怅像悠远的下课铃声沉入记忆,“肿胀”的感觉日削月减,来自身体的呼喊已经微弱难辨。
发现冯唐
好在世上还有一些有感觉的好人,口口相传,让我认识了王小波、冯唐这些人。他们不是专业的写手,没有领取作协的工资,但他们是真正的作家,他们有自己的观点,起码有自己的良知。
再见冯唐
所以,冯唐的状态是轻松,写作的姿态是自传性的。他的70后跃然纸上,回忆了某部分人的校园印象。这次他出的《18岁给我个姑娘》,听朋友推荐过,说是很不错。所以,昨天南都上看见,是第二回了。再见冯唐。
纯正的浪漫主义精神
冯唐,注定了成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当代小说家,他的《万物生长》几乎包含了经典浪漫主义的全部要素:英雄的孤寂性、生命的内在觉醒和生命激情的洋溢、对于死亡的赞颂、豪情与感伤主义的充份融合、以及从每一个字词中涌出的诗情画意。

开幕!现场窃窃私语:来了才知道……
3月9日,冯唐不二堂书道展【第四回】万物生长在广州文华东方酒店开幕。冯唐出现在《万物生长》广州站展览现场。他讲起了二十多年前自己的那部小说《万物生长》,讲起了这许多许多年来花草对自己心灵治愈的时刻,讲起了对眼前这一场展览和这一次相见的期待。
冯唐:被过誉的文坛外高手?
冯唐的白话中有猎猎古风,但小说技巧上不够先锋;冯唐语感奇妙识见不凡,但作品整体而言未蕴含什么大境界;冯唐看似晚熟实则幼功不俗,但他的天赋才情有待修炼和沉潜,否则怕也会应了他批评小波的那句话——成于趣味,也止于趣味。
我来读冯唐
冯唐的随笔,泼辣、幽默、机趣、嘴尖舌厉,捧人捧得中痒处,打蛇打得中七寸。而且,语言奇好。应当说,冯唐的文章,对我最大的吸引力,就是语言。
有春药,还有玉
男人秋水的记忆里就两个女兵,朱裳和翠儿,但已经仿佛是一支兵力不计其数的大军,让他摆弄不清。
期待冯唐的十八岁之后
读王朔小说,听崔健摇滚长大的北京青年终于变老了,他们已经写出很有资格的回忆录,回味他们的青春骚狂岁月。《18岁给我一个姑娘》应该说近年来同类小说中最好的一部,相当真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