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专访 – “斜杠早老”冯唐在蓉分享艺术心路历程
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王嘉 / 2023-09-22

关于冯唐不用过多介绍,他的名字就是最好的名片,过去20年中,他做过医生、作家、诗人、咨询顾问、央企高管……在完成小说《万物生长》二十多年后,冯唐用一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重新诠释“万物生长”的含义。今日,冯唐不二堂书道展《万物生长》成都站举行。此次展览是全国巡展的收官之作,展出了冯唐全新创作的书法、绘画以及瓷器作品。在接受记者专访时,这位“斜杠早老”讲述了自己的艺术心路历程。

记者:为什么想到将自己的作品全国巡展放在成都收官?

冯唐:我有7年左右的时间没有来成都了。成都是我很喜欢的城市。除了美食丰富外,这里的文化也是我所喜爱的。虽然我没有在成都长期居住,但我来的次数其实并不少。我之前还在青城山买过一个小房子。鹤鸣茶社喝茶、掏耳朵,在太古里逛街,在府南河边遛弯……成都让我感觉我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。它有非常清晰的城市文化,让你一待就能感觉到。此次展览源自我内心最真诚的表达。我在努力提醒人们,不要忘记生活,因为“这个世界的美、对人心的治愈,都在生活中”。

记者:写作、讲课、古玩、书画……您的工作和爱好涉及到了很多领域,您是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。您如何分配时间?

冯唐:平时我就讲课、写作,累了我就写写画画,换换脑子。我随身带着笔和纸,还有颜料,写完了就寄回北京,盖章装裱。瓷器作品是今年新增的作品。古代文字在纸上很难保存,但在瓷器上相对容易,所以我也想写写试试。展览里你可以看到一些写上字的盘子和碗。我想将治愈感传达给大家。现在我从全职工作中退出,过上了“早老”的退休生活,有更多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兴趣爱好。

平时我跑步、讲课、写作、画画、写写,别的就不干了。我的生活特别简单,就比如说没有好吃的我就不吃。我甚至才学会了用微波炉,现在用烤箱还是摸不透。我很少做无效的社交。你看一个人一辈子只有3万多天,这3万多天用一天少一天。就好像有3万块钱,你想想那一块钱,你花起来肯定要认真一点。

节约时间,还可以用一些做事的方法。我曾写过一些通用的管理窍门,包括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。比如说开会。开会之前,你就得考虑是否有议题?大家是否准时到场?开完会是否有决策?会后是否有跟踪?看似常识的问题,但很多人并没有认真考虑或实施。真正用起来,可以节约很多时间。

记者:您曾谈到关于人生的哲理,您说在人生不同阶段有几个不同的偶像,司马迁和苏轼对您影响很大。能谈谈吗?

冯唐:我喜欢司马迁身上身残志坚的精神。他不仅写历史,记录历史,还亲自实地调查,他的文学作品给人很多启发和滋养。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。这些都是我所崇拜的。

我努力向苏东坡看齐,用文字打败时间。从某种程度上讲,我已经做到了。我的“春风十里不如你”,一到春天有人就开始提了。我出了20多本书,现在也在持续写作。苏东坡写得一手好毛笔字,我努力每年办一个展览。苏东坡在杭州还修了一个苏堤,我觉得这对后世的影响巨大。一千多年来,苏堤让那么多人走过,感受到人间的美好。我也在努力将美好传递给人们。

我是1971年生的人,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非常好的时代。我学了8年妇科肿瘤,毕业后在行业的顶峰工作。但我很敏感,我老觉得再怎么努力,也不能挽回所有病人的生命,那我做这还有什么意义?当时我觉得心里特别难受,所以我转行做了商业,后来又开始写作。过去的文人很少以写作为主业。写作对中国文人最大的作用实际上是平衡,是平衡心理,平衡生活,抒发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感受。所以我常说我是“业余写作”,写得不业余,但我非常认真。

记者:在过去几年里,您在伦敦的一座老房子里写字、读书,录制关于《资治通鉴》的课程,带领读者穿越古今,与历史上那些杰出的灵魂对话。这是为什么?下一步有什么创作安排呢?

冯唐:我努力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掌握不可言说的“道”与可量化的“术”。我们创建了一家名叫“成事不二堂”的团队,致力于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商学课堂。不同之处在于,传统的商学院要么侧重于建立人际关系,要么课程缺乏实用性,导致毕业后依然难以解决管理和生活中的问题。我们力图通过传授实用的商业技能、技巧和价值观来帮助年轻人,而不是追求单纯的“成功”。

我们的目标不是追求“成功”,而是追求“成事”,这颠覆了传统成功学对我们的影响。我们不应该焦虑地追求成功,因为在某种程度上,成功可能会让我们物化,让我们成为机器的产物,让我们忘记了出发点。相反,“成事”更多地涉及我们应对复杂世界时的态度和方法。下一步,我的新长篇小说以我的父亲为原型,讲述他们那一代的故事。明年将推出。
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 记者 王嘉 视频 王嘉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 责任编辑 郝燕萍 编辑 卢娅芮 审核 庄伟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