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脉硬化的青春

吊睛白额

2005-8-7

在五笔输入法里,“青春”和“动脉硬化”两个词语的编码是一样的。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词语,在《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》这本小说里却奇怪地会师了。作者冯唐,70年代生人,试图“在完全忘记之前,记录我最初接触暴力和色情时的感觉”。但由于冯唐的自负,他笔下的描写的青春仅仅是“动脉硬化的青春”。

《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》的封套上,高挂着李敬泽的一句话:70年代文字第一人。李敬泽高夸冯唐,未必太过武断,七十年代的文字高手如云,他未必是最好的一个。而黄集伟在书评中指出冯唐的小说不如随笔写得好,我认为他实际上是在委婉地表达对这本书的批评。

单从随笔看,冯唐的创作确实是别开生面,理科生的逻辑思维与文字修练者的才华,使他的随笔随便拈出一篇,都远胜时下的多数专栏作者,且有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的震撼力。

冯唐《如何成为一个怪物》是我读过的最牛的随笔之一,从中可窥见冯唐文字的别致和利索:“我看我周围的豪商巨贾,心中月明星稀,水波不兴。百年之后,没有人会记得他们,但是那时候的少年人会猜测苏小小的面目如何姣好,会按我的指点,爱上身边常穿一条蓝布裙子的姑娘。”冯唐自信财富速朽,文字永恒,一百年后,还会有读者记得穿蓝布裙子的姑娘。

现在想来,《如何成为一个怪物》可以说是冯唐为写《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》而早早埋下的一支伏笔。整个故事正是围绕着这个叫朱裳的穿蓝布裙子的姑娘而展开。在小说里,它被乳臭未干的男孩们视为尤物,这些男孩现实、功利、头脑简单,最后还能个个功成名就,小时候想干什么长大后就能干什么。冯唐笔下的人物是没有童心的,充斥着丰富的性知识乃至狎昵的性意识,这是敏感多思的青春期吗?正应了冯唐的一句话:“我生下来就是一个怪物。”

基本上,本书没有情节可言。反复讲的是一个激素过度的生态环境,而非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。冯唐所做的,只是把擅长的随笔给拉长了,“贫”成一部小说。但小说毕竟不是随笔,单靠“杂花生树、群莺乱飞”的语言打底子,缺乏出色的心理摹拟能力,令主人公年纪轻轻看起来已经是世故非常,失去了描摹青春的本义,无法获得冯唐所希望的跨越时空的文学价值。

同样的青春叙事,《动物凶猛》把主动权交给了纯真,《记忆碎片》把主动权交给了回忆,他们都对时光保留了一份敬畏,冯唐却把主动权交给了杜撰,想当然地把成人的世界低龄化,塑造了一个青春的怪胎。

冯唐的笔名,寄托着他的理想。“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”,冯唐借此敦促自己珍惜光阴,建功立业。冯唐也确是一个传奇的人物,医学博士,美国MBA,作家,麦肯锡前职员,上市公司高管,随便拈出一个,都是极其耀眼的光环。而当一切都套在冯唐身上的时候,他爆棚的自信却也成了他自身的局限。

对冯唐的要求,当然不能停留在一般作家的要求上,从文字来看,他的爆发力足以把当下久负盛名的随笔作家沈××,黄爱××甩下几个身位。正因如此,《十八岁》的落差令人失望。百年后,没有人会记得那些豪商巨贾。那会有人记得他笔下的女主人公朱裳吗?恐怕也很难。